有細心的網友,可能會對比這三類的速度:導航GPS測速、雷達測速值、車速表速度值。
首先來說說雷達測速值。雷達測速是測速雷達通過發射高頻率無線電波,通過多普勒原理計算移動物體的瞬間移動速度,計算出物體的瞬間移動速度,所以雷達測速測到的是瞬時速度。
GPS測速:利用GPS信號測得運動載體的運動速度,叫做GPS測速,GPS測的是一段距離中車輛的平均速度。
車速表是車內儀表上顯示車輛實時速度的儀表。
(1)GPS測速PK警用雷達測速
導航、記錄儀的測速原理主要是依靠GPS定位測算。當然,超不超速,要看與警方采用的雷達測速是否一致才能判定。測試時,對比安置測試的雷達測速儀發現:當勻速駕駛測試車輛時,如長時間保持80公里勻速情況下,車載GPS、儀表盤的車速數據差異不大。
此時,警方采用的雷達測速儀也同樣顯示時速80公里。但當駕駛車輛進行加速再減速——模擬日常超車瞬間加速后又恢復時速80公里時,此時車速就有了差異,無論是百度還是高德導航,甚至是原廠配備的車載GPS實時顯示的數值均與雷達測速儀不同,如當雷達測速儀實時顯示加速到時速90的10多秒后,GPS才發生變化,顯示車速上升。減速類似。
(2)儀表盤車速又如何?
儀表盤上車速表又準不準呢?實測發現,在瞬間加減速時,車速表上的車速和導航上顯示的車速并不一樣,如加速時,GPS導航上的車速要比車速表上顯示的低,GPS顯得有些滯后,車速表顯得很“靈敏”。
此外,日系和德系車、本土車根據不同車輛的調校顯示略有差別,但差別并不明顯。主要誤差是車輛車速表顯示的車速一般比實際時速高3~5公里。
從某日系汽車廠家的技術人員了解到,這是廠家設計時的慣例,國家也有相關標準,如GB 15082-2008《汽車用車速表》中規定“車速表指示車速不得低于實際車速”。即儀表盤顯示車速是40km/h時,實際車速應該是在32.7~40km/h之間。因此,只要把車速表數值控制在限速值范圍內,就不會被抓拍超速。
結論:測速方法不一致
結論出來了,并不是GPS不準,也不是車速表不準,只是各種儀器的測速方式不一致造成誤差。如GPS測速與警用雷達測速的誤差,是在車輛行駛中瞬間車速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發生。
從警用雷達測速儀制造商獲悉,如果是開車司機勻速行駛,而且該速度沒有達到交警的起拍速度值時,那么警方的雷達測速儀和GPS測速儀顯示的速度相差無幾;如果司機在該段時間內發生了變速,問題就來了。舉例說明:車輛初始速度為80km/h,并未達到雷達測速儀的起拍速度,但加速后漸漸達到最高速度120km/h,超過了警方在高速設置的雷達測速120km/h的起拍速度。那么當汽車加速到120km/h的時候,雷達測速儀會拍攝下來判定是否超速。而此時GPS顯示的是平均速度,也即看到可能是110KM/h左右的速度,但忠誠的儀表盤則實時顯示車速在123km/h左右,會略高于實際測速。
那么車輛上的車速表呢?不同廠商對于車速表誤差的調校不一樣,有的誤差大,有的誤差小。目前多數車輛的車速傳感技術主要采用的是感應計數器,也就是通過檢測車輛輪胎的轉速頻率,乘以車輪的周長,得到車輛的行駛速度。所以,車速表顯示車速是否準確還與車輪的周長有關。有廠家人士提醒:如果改裝過車輪,更換了更大尺寸的輪胎,車速表也會受到影響。
駕駛提示:切勿在測速點忽然“加減速”
在限速路段,如何正確控制好自己的速度呢?交警表示,車載GPS集成了測速、導航、既往查詢等很多功能,有助于駕駛員安全駕駛,交管部門也贊同駕駛員使用。但因為GPS測速和警用雷達測速顯示方式不同,司機除了聽GPS導航提示,還要注意車速表,尤其是切勿在測速點忽然“加減速”。當然如果將車速控制在汽車上的車速表限定范圍內,那么基本不會超速。
原文轉載自雷達測速儀http://www.1688468.com/cssy/228.html 電話:18042002123
聯系人:徐先生
Q Q:464333839
地址:杭州市余杭區良渚街道億豐蔚藍郡商鋪3-11